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

語言文字的不二法門-聽、講、讀、寫

作者:Queenie Yeung (楊沛群)
 
人類的心靈錯綜複雜及不同面向,當人們欲將心底的內容展現出來的時侯,就會運用最直接快捷的傳遞工具─語言,再其次的就是文字了,然而在現今的圖象感官文化,功利和資訊膨湃的年代裏,新一代的學生語言文字水平,一代不如一代卻是不爭的事實,而大學中學化,中學小學化的年輕現象,警醒了我們對語言文字智能(Linguistic Intelligence)訓練推動的注意,在其他非正規教育的渠道裏,其實透過生活化的講、聽、讀、寫也可以訓練青少年的語言文字智慧。

聽、講、讀、寫的關係非常密切且互為相關,“講”最為直接,尤其是即時反映的溝通對話最講技巧,“寫”則可以深思熟慮整理修剪好才舖陳出來,而“閱讀”乃是語言文字背後的資料庫,“講”與“聽”則是資料文字組織背後的前線技術演譯員,因此講、聽、讀、寫互為共生共存。

聽─較為被動,聆聽者在耐心聆聽過程中認知他人的內心世界,分享別人的喜、怒、哀、樂,擷取他人的睿智,啟發思想,激勵感情,培養分析力,改善自己的說話技巧。

講─較為主動,它蘊含多種傳達功能如:報導描述,解釋論辯,表情抒願、褒貶賞罰、祈求律令      、導引用法等等;在表達一念之際裏揉合了內心世界的建構,如邏輯、文字、次序、分析、寫作、記憶、分類、計算等等思考綜合佈局,並於霎那間演譯出來;在表演過程中配合聲調的抑揚頓挫,咬字的吐納和眼神感情的流露技巧等,因此透過說話能與人建立人際關係,也能樹立自己獨特形象。

讀與寫關係密切,杜甫名句“讀破萬卷書,下筆有如神”,句語帶出讀與寫的神緒,若要下筆如有神助的話,就必須靠自己平日的知識儲備,若從大腦“輸入”和“輸出”的角度看,閱讀是最有效的方法,沒有輸入的磨練,又可來有輸出的本錢呢?一分耕耘一分收穫,閱讀愈多邏輯力愈強,也就強化(reinforce)了語言的表達信心。

若要培育青少年對語言文字的興趣,可以生活化地運用聽、講、讀、寫方法吸引他們,如
1)  建立口語與文字的關係:講故事、背書、寫標語、壁報宣傳佈置,小記者探訪錄音、辯論會、分享會、話劇編排及對談會等。
2)  多利用文字媒介:寫便條、心意咭、文字遊戲、徵文比賽、問答賽、電腦資訊運用等。
3)  培養愛看書的習慣:閱讀比賽、把書本作禮物、參觀圖書展及圖書館等。

聽講讀寫四種溝通能力及概括了語文教學的全部
說的訓練最考功夫:說話是認知過程中的重要一環,如學生在小組討論時想告訴別人自己的看法,就要組織腦袋的知識,同時也會創造新的意念。小組交流是一個輸入、對比、批判、組織、創造的過程,但學生不會因為交流而發展各種能力,而是透過觀察模仿的階段,才可內化成為終生的能力。

老師的責任就是做這個棚的骨架,讓學生一步步攀爬上去。閱讀就是這個骨架,老師要言之有物,有華采、有情義,一定多讀好書。學生就能效法。寫筆記、撮要、重組文章大綱、批評,都是「說」之前的準備;說之後又可以寫,鞏固說的過程之創新和發現。

Copyright © 2011 所有文章,均屬作者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

多元智能全面人生

多元智能全面人生

作者:Queenie Yeung (楊沛群)

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迦納教授(Professor Howard Gardner)所提出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,它涵蓋傳統的智商(IQ),如語言能力Linguistic Intelligence、數學邏輯智能Logical-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和視覺空間智能Visual-Spatial Intelligence;情緒智能(EQ);如人際溝通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及個人內省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及創意智能(CQ):如音樂旋律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和身體運動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)。多元智能理論提出:

l  智慧不單是一個智能商數(Intellectual Quotient)這麼簡單
l  智慧的重新定義為:解決生活問題能力;創造力及服務能力
l  人的腦部機能連繫著不同類型的智慧和天份,而每種不同的智能都是同樣重要和有價值的;
l  各種智能之間的不同組合,造成個別智能和潛能上的差異和獨特之處;
l  智能除了受先天的因素影響外;亦受成長中所接觸的啟蒙者如:父母、老師、長者及朋友等,有著莫大的影響;
l  每種智能都是可以培養、學習和加強的,更可利用較強的智能加強和發展較弱的智能
迦納教授的肯定使很多無法在傳統智能上冒出頭來的「成績未如人的學生」及「力有不逮學生」帶來了希望和生機。

多元智能的內容和活動應用方法
每個人在這七種智能上天賦各異,以下嘗試用表說明這七個智能的內容和活動應用方法。

智能
內容
指導元素
活動應用方法
1.
  語言
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和運用的能力
語言
溝通技巧訓練、討論、講座、講故事、演講、辯論、朗讀、寫文章、出版刊物、錄音、文字遊戲等等
2.
數學邏輯
數字運算,邏輯推理和抽象思考的能力
批判思考
心算、智力難題,數字遊戲,猜謎,邏輯列序、對比、分類遊戲,科學實驗,問答比賽等等;
3.
 視覺空間
利用圖像來表達思想的能力,以及判定距離和方向的能力
統合藝術
錄影,攝影,繪圖,劃畫,立體畫,幻燈,投射,望遠或顯微觀察,填色,拼貼畫,迷宮,砌積木,心靈藍圖。
4.
音樂旋律
對節奏和旋律的感受、欣賞,創作和表達的能力
超記憶音樂(Suggestopedia )例如巴洛克的音樂(Boroque
唱歌,錄音,節奏聲音,樂器彈奏,配合巴洛克音樂學習,饒舌歌,唸詩等等
5.
 身體運動
支配肢體動作和操作物體的能力
動手學習操作(Hands-on thinking
舞蹈,體育,手工藝,戲劇,觸覺活動,放鬆練習,表演,競技比賽,烹飪,園藝,手語,模仿動作,默劇等等
6.
 人際關係
察言觀色,善解人意,與人保持良好的溝通,並能作出恰當反應的能力
合作學習
朋輩輔導,小組合作活動,學徒訓練,模擬角色,交流,同伴教學,社交技巧訓練,團體學習等等
7.
 個人內省
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,明白自己的強項和弱項,並且對自己的行為能夠自律和自省的能力
個別指導
自我檢查表,體驗學習,制定目標計劃,一分鐘內省,知心對話,自我控制訓練等等

(註一)

多元智能的要點
1. 每個人都具備七項智能 :多元智能論不是一種用來決定你擁有哪項智慧的“類別理論”(Type Theory),而是一種認知功能的理論,並提出每個人都擁有七項智能人賦各異,如一個人可能不識字,但語言智慧很高和表達能力非常強。迦納(Gardner)讓人們更了解智能的本質,且平衡了我們對兒童的及青少年的限制(Limitation)及期待(Ambition, 容讓對人調校合理的要求和作出因才施教的引導。

2.大多數人的智慧可以發展到充分勝任的水準,迦納教授(Gardner)認為如果給予適當的鼓勵、充實的指導,每個人都有能力促使這七項智慧發展到一個適當的水準,例如將一個音樂天賦一般的人放在合適的環境裏栽培或熏陶,假以時日自也可以演奏出程度相當的樂器。

多元智能是一個重視發展、培養多於重視天資的模式,迦納(Gardner)視智慧的啟發(Crystallizing Experiences與關閉(Paralyzing experiences)(註二)在於某一個關鍵的“轉捩點”,這就正正如我們社工常常強調的危機和潛能發掘不謀而合,這些機會將在一生中的任何時刻發生。如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四歲時父親給他看了一個指南針,後來他說這個指南針滿足了他探索宇宙奧秘的契機。因此家庭因素、地理因素、歷史文化因素、境遇因素及接近資源或良師機會都有利一個人的智能潛在的開啟。

3.智能通常以複雜的方式統合運作而不是獨立存在的:若以煮為例,一個人必須看食譜(語言文字),可能只需要使用食譜份量的一半(邏輯數學),做出適合所有人口味的菜(人際),同時也適合自己的口味(內省)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多元智能俯拾皆是地相互交織而不自知,因此教育者也可就地取材引此作喻。
   
多元智能論提供了一個作自我反省及尋找自身能力傾向的定位,然而在重學科成就取向而輕藝術陶冶的文化世界裏,青少年的智能很多時給埋沒或未被發掘;在現今高速發展的資訊社會,要求的是軟件的食腦人,又有誰知道學科與創意藝術的相容兼備,是發掘大腦潛能和訓練全腦的相輔相承的途徑呢?以下將學科與藝術作一比較:

(註三)
       學科
藝術
數字公式
邏輯推理
抽象概括
規則定律
標準客觀
共同性
靠言傳
圖文韻(律)動作
直覺感受
具體表達
特殊意象
主觀多變
獨創性
靠意會


因此,青少年人宜在學科訓練上發展邏輯式的垂直思考(Vertical thinking)或聚歛式的(Convergent)分析能力;同時並行發展藝術上具創意的擴散(Divergent)式思維或驟斂(Covergent)式思維,有助青少年進入一個多元化的社會。

IQCQ似乎是缺一不可,但從另一角度而言,EQ同樣重要,一個EQ指數高的人他的事業自然好;反之,就算一個IQ爆棚的人,但其EQ平凡,他的事業就有限了,近期教育工作者大談EQ,發覺培養青少年了解和控制自身情緒的能力,是讓下一代過得更好的關鍵,也是重整社會道德,提高經濟競爭的實力,不論是在學階段抑或在社會上已獨當一面的事業人,一個人的自我醒覺(Knowing One’s Emotions);妥善管理情緒(Managing Emotions);自我激勵(Motivating Oneself)如:自制力(self Control)、克制衝動(Stifling implusiveness)、延遲滿足(Delaying gratification);認知他人的情緒(Recognizing Emotions in others)如:同理心(Empathy);人際關係管理(Handling relationship)等(註四)。

以上各項的重要性絕不遜色於科學知識技能,事實上許多智商高的人成就一般,還剌痛四周身邊的人,反之智商平庸的人表現不凡和人生如沐春風。

有見及此,“多元智能”MQMultiple Intelligence)實應均衡發展,人生歷程變化多端且涉及多種智能的運用,要運用得宜實有賴兒童及青少年期的全人發展和綜合訓練,在多元智能的彼此相互交織下既有情有理(IQEQ)也科藝相全(IQEQ)及多元化地快樂成長。

(註一)1.1 遠流出版公司,“經營多元智慧”
    1.2 親子時代12.1997第七期P. 42
(註二)1.1 同上P 30
(註三)資料來源自香港藝術中心
(註四)Daniel Goleman – “ Emotional Intelligence ” why it can
        matter more than IQ , 1996

Copyright © 2011 所有文章,均屬作者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

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

生活漫談 - 時間管理

作者:Queenie Yeung (楊沛群)
有效運用時間
想要體會  『一生』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問一個善終的病人。
想要體會  『一年』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失敗重讀的學生。
想要體會  『一月』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不幸早產的母親。
想要體會  『一週』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定期週刊的編輯。
想要體會『一小時』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對等待相聚的戀人。
想要體會『一分鐘』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錯過火車的旅人。
想要體會『一秒鐘』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死裡逃生的幸運兒。
想要體會『一亳秒』有多少價值,你可以去問一個一個錯失金牌的運動員。

 生命由時間組成,時間就是生命,人的生命只有一次,我們可以把此生用不完的財富留給下一代,但我們無法留給他們千份之一秒。每人每天同樣都有86,400秒可以運用,而且時間總是不停留地向前邁進,它不會逆轉、不可貯存、也不能再生,是一次性的消耗品。即使花去額外的時數去完成任務,也不保證你的回報一定有質素,因此我們要努力讓每天都有最佳收獲,同時把握及珍惜當下,實實在在地活好此時此刻,積極活在今天,並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進發,令生命更有意義和快樂。

1.   權宜輕重要--抓大放細,選出重要的20%的工作投資回報在高增值的工作(Valued Jobs Only)上。
運用意大利經濟學家兼社會學家巴烈德Vilfredo Pareto80/20法則來贏取最大的收獲80/20原理是在一群事物中屬於「重要的少數」只佔20%,而屬於「瑣碎的多數」則佔80%倘若能掌握那些只佔20%重要的少數及關鍵重點,就能獲得80%「四兩撥千斤」成效。但若致力於佔80%的瑣碎的多數,則只能產生20%的效果。所以我們要花時間在產生80%效果「重要及關鍵的少數」,而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只有20%效果的「瑣碎的多數」。「射人先射馬,擒賊先擒皇」選出關鍵的20%的工作投資與回報在高增值的工作上。
 
高效率工作者專注高增值的工作,懂得篩選工作的輕重,從而專注在幫助自己達標的事情上,達至至效率Efficience及效益Effectiveness

工作效率=工作總成果(工作完成量×工作品質)
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 投入總資源〔時間×(心力+腦力+體力)

勤勞的人事事「攬」上身以示刻苦耐勞,誤以為多花時間在工作上,是衡量員工勤力的指標。其實,上司要的是工作的品質及成果,而不是工作的時數,工時愈長反而覺得員工力有不逮及將勤補拙之感。

2.   好的準備是成功的一半。
工作計劃是最佳的私人秘書,時間的價值是「用」而不是「花」的;若果我們無目標、無方向的話,人生只會變得沒有價值,時間亦變得沒有意義。清楚自己的定位,按照你的人生目標及事業的方向出發,了解每一階段的工作重點,依此來計劃和分配時間,好好計劃一天的工作,重要的事情必然會先處理好,才能發揮真正的時間管理功效。

2.1把工作歸納及分類
分出優先順序(Prioritization)輕重緩急及重要性,記每月的日程簿中的框架內,將混亂工作變得井然有序。
1) 設定目標(Goal Setting)短期、中期及長期目標。
2) 優先次序(Prioritization) (i) 重要及緊急的事情(立刻做)
 (ii) 重要及不緊急的事情(安排時間做)
(iii) 不重要及緊急的事情(可以不做)
(iv.) 不重要及不緊急的事情(可以不做)
3) 處理中斷(Managing Interruptions)
4) 處理耽擱(Procrastination)
5) 安排(Scheduling)計劃貫徹步署執行、授權其他的人、延後到其他時
間及從工作單除去。

2.2「六何法」(6W)計劃時間安排:為何做Why?何時做when?做何事what?何地做where?由何人做who?何人受惠Whom?執行前如何做how?另外,不同的時段、不同的場合、不同的切入點,所產生的工作效率截然不同。一個優秀的工作者應該懂得妥善區分各類事務,並按照工作內容及性質,選擇適當的時間、場合及機會,著手處理各類要務,即可迅速完成工作並提升效率,將最佳的時段及最充足的資源投資於重點項目上,以獲取最大的利基。

2.3工作方法的簡化。KISS (keep It Short and Simple)如運用五常法之中單一是最好的原則(One is Best)一條龍/一站式服務、公佈板集中資料發放、整批處理(batch processing)累積一次過處理、一件文件只處理一次,不要翻來覆去地處理文件,使自己先入為主把新舊的東西混亂;儘量用一張文件臚列所有資料;把相同處理的事工統一標準化的表格、留言紙、信箋,運用填充法或剔號等方式簡化文書時間;一分鐘電話、處理、讚美、評鑒。學習速讀或精讀增加閱讀能力以節省時間;即時處理(real time)文件存檔,文件閱讀後即時存檔,把不重要的文件即棄,避免囤積及日後費時找尋;時間分(time sharing)多機收費,打簿快、不設找續、免申報通道、老弱傷殘通道等;網上理財、網上購物等。

運用視覺管理的顏色區分、張貼指示、透明貯存器等方便管理;另外工具配合如微波爐、易潔鑊、高速煲、真空煲、洗衣及乾衣兩用機、免熨衣服、電動筆刨、免提電話、計時器、紅外線防盜嗚鐘、防盜監察裝置等等。

2.4善用時間表。一覽無遺地步署時間安排,增加或騰出完整時間區塊,令工作更有效率。

星期一
星期二
星期三
星期四
星期五
 8:00-900





9:00-10:00

工作會議
員工訓練


10:00-11:00
業務會議


接見客戶

11:00-12:00

接見客戶


工作會議
12:00-13:00
午膳
13:00-14:00
接見客戶

督導員工
業務會議

14:00-15:00
考績會談
工作會議
督導員工

接見客戶
15:00-16:00
考績會談
接見客戶



16:00-17:00


接見客戶



乾坤大挪移增加完整時間區塊

星期一
星期二
星期三
星期四
星期五
 8:00-900
工作會議




9:00-10:00
工作會議

完整
時間區塊

10:00-11:00
考績會談




11:00-12:00
考績會談




12:00-13:00
午膳
13:00-14:00
接見客戶

督導員工
業務會議
工作會議
14:00-15:00
接見客戶

督導員工


15:00-16:00
接見客戶


員工訓練

16:00-17:00
接見客戶

接見客戶
接見客戶
業務會議

參考2)工作流程表(因應內容增刪各細項)

工作任務/月份及日期
二月

負責人

協助者
1
2
3
4
1
2
3
4









A










B










B
A









D
E









C










D
E









C
F









D
E









C
F









B
C









D
E

3. 積少成多(No Blank Mind)
金錢是花的,時間是用的;金錢沒有了,你可以賺回來;但時間浪費了,便沒辦法討回。所以時間比金錢更重要。「早起三朝成一日」,多點尋找生活中的『零碎時間』把它累積起來讓它發揮威力。每天能在這裡省了幾分鐘,那裡省了半句鐘,日積月累,一天便可以多出四小時了。生活上有許多時間是可以省回來的,如利用交通時間在車上沉思,充分利用零碎的時間來思考或計劃,這些都是思考的好時機。在車上聽音樂、打機可以消閒及舒緩壓力。勤勞的人會安排很多時間在車上看書報、溫書。亦會充分利用空閒及無聊的時間來思考或者計劃。好像排隊輪侯時、洗澡時、甚至上廁所時,這些都是思考的好時機。

隨身帶備一本小記事簿,將所看到的及想到的記錄下來,累積多本簿把它記錄和保存,以便日後有時間再拿出來重看、重溫、重學。因此,所有的等待,都變成我最美好的學習時間了!善用零碎時間滴水可以穿石,鐵柱可以成針,一些平常不為人重視的零碎時間如能善用,就會發現自己一天擁有的『短暫』時間是多麼『長』。

利用彈性時間(Flexible Time)。包括利用吃飯時間、提早上班/延遲下班、非繁忙時間的運用。全港最繁忙的上班時間,大概是八時十五分。在這時候,地鐵的月台一定出現人山人海的景象,而巴士就逼得一個空位也沒有。要是早十五分鐘上班的話,你會發現另一個景象;相對地,吃飯的時段也一樣。如果大家能夠早一點上班、早一點吃飯,你可以省卻十五分鐘的排隊時間,而令你比其他人多出半小時。從今天起,利用以上的建議來好好安排你的工作和時間,看看能否產生不同的成果!

4.「守時」的習慣是成功的必殺技。
時間是世上最縹緲、最無法抓緊的東西;時間如此寶貴地分秒流走及不等人。但只要你能認真重視時間,學懂事事守時,自然會發現同樣的二十四小時,你能活得更充實和有價值呢!因為守時亦代表自己的個人形象,能贏取別人心目中的誠信和責任感。西方有一句話說:昨天已成為歷史,明天則遙不可知,而今天是一份禮物(Yesterday is History, Tomorrow is a Mystery, Today is a Present),所以英文把現在稱為Present,請珍惜這份禮物。每天的時間都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,我們必須要珍惜當下。

5.養成「今日事今日畢」的處理事情習慣。
避免空談積極行動,擁抱挑戰有問題積極面對及立刻解決、不逃避、不拖延、不等待、也不留待明天。成功的人與失敗的人最大差異是前者會把明天的事今天做,後者是今天的事卻明天做。如處理每日的資訊來電及電郵。由於部分的來電及電郵是重要的,所以當電話掛斷或電郵已閱之時,就應要第一時間回覆,或將任務轉交給合適的人代為執行。若果現在正進行工作而沒有空餘時間去處理的話,便要懂得儘快筆錄,以免數小時後,遺忘這些重要的任務及掛一漏萬,「今日事今日畢」儘快完成當天的任務,同時清除那些不重要的資料以節省時間。

6.設定預期完成時限(Deadline)
嘗試每個月列出你的目標、工作事項的重點,把重點再細分輕、重、緩、急作準備。將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確立於管制下,並設定截止完成限期及關注的要點,有了限期的提醒,你每個月的工作便不會堆積如山,就可以清晰地知道要怎樣運作時間了

7. 善用每天最優質的時間,良好分配地去做最重要的工作。
懂得選擇自己的全日最佳時間,優質的時間因人而訂,早上就是全日最佳時間,因早上是擬定策略及傳送的重要郵件的最佳時機,也是吸收知識的黃金時段,早上一個小時的工作效率足以抵過下午的兩三個小時。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,希望大家都會懂得選擇自己的全日最佳時間。

順應生理時鐘重組高效生活時段
   9:00-10:00AM「一日之計在於晨」早上是大腦最清晰警覺時段,適合決定事情及短線衛刺。用作回顧或展望整天的工作何謂重要或何謂急。重要緊急的事情要優先處理,不重要不急的事情,則可以先輸入一個記錄,留待精神質素沒有那麼優良之時才處理。你要好好運用每天最優質的時間,去做最優質的工作,那就是重要的工作。此外避開環境干擾,安排避靜所創造最高工作效率,因為工作效率=環境沒有干擾度+精神旺盛度
   1:00-2:00PM午餐後血液走到消化系統去,令大腦缺少氧氣和養分令有睡意,不能午睡也用十五分鐘閉目養神,會有充電的感覺。
   4:00PM到下午四時才完全回復過來,這時長期記憶最好,不妨做策劃性工作。
   5:00-6:00PM是體能最佳的時間,是運動的黃金時間。
每晚睡前是「吾日三省吾身」的每日檢討時間,為今天檢討及為明天安排。我們每日營營役役忙碌地工作,很容易如「溫水煮蛙」,沒有積極地思考自己的進一步發展、人生的目標、工作定位及疏忽大環境的危機與變化;每晚睡前靜思,自我檢討每日得失?有甚麼可以改善?有甚麼我是失去而又後悔的?我們要Work Smart而不是Work Hard,要明白自己的定位,然後找出自己將來的目標,並從生活及工作中,找到人生的意義、樂趣和滿足。"We make a living by what we get, but we make a life by what we give." (Winston Churchill)

8.   「活在當下」認真做好每一件事,從一而終。
「活在當下」是佛家修行的方式。一日,施主問一位禪師:「修行人平常是如何生活的?」禪師平淡地回答:「都不過吃飯和睡覺而已。」施主十分驚訝地說:「一般俗人每天也是吃飯和睡覺,那修行跟俗人有什麼差別?」禪師笑一笑說:「當然不同!修行的人吃飯的時候就是吃飯;睡覺的時候就是睡覺。而一般人該吃飯的時候,心裡卻想著其他東西;該睡覺的時候,不好好睡覺,總是百般的煩惱。」人生無常,能夠活在世上,我們應該要珍惜每一個當下,每一個呼吸之間,實實在在地活好此時此刻。佛家會教我們不要側重過去,只要積極活在今天,擁有了現在,我們才能擁有未來,生命才會有意義。我們需要集中每天生活裡面對的人、事和物,全心全意去接納、享受、投入和體驗這一切。

不單活在當下,還要從一而終認真做好每一件事。」養成做事一氣呵成的習慣,不要把工作翻來覆去,也不輕易自行中斷或中途放棄,即使不得已而中斷時,在工作的適當點停下來,因為「時間成本」是非常高昂,重做一件工作是需要時間去再蘊釀和熱身,因此愈快地完成了這件工作便少了一個任務和一個問題。

9.   善用人脈助力:設立一個助力系統及知人善任。
在你生活中要學懂建立「防火場」,也要建立你的助力系統,權宜甚麼工作可以委派(delegation)他人幫助你去完成。分析你的朋友網絡中各人的不同專長、各自的人際網絡、常識甚至專業知識。可能你只要撥一個電話,對方已可即時給予意見,省回你許多資料搜集的時間。另外助力亦包括工具如工作間的時鐘、響鬧提示、電話錄音、備忘錄等。

明確分工。將重要的、必須的工作及不能假手於人的親自做。因為工作越複雜耗費的時間越多,力求高增值回報,儘量從事自己專精的事務。次要的工作、非自己專長的工作或別人比你使得更好的工作,盡可能另請高明或借助專家代為執行;最重要是知人善用,適當地委派工作,使自己能夠集中火力於最擅長的項目上以提高工作效率。當工作分配於他人協助時,自己要担當統籌人,收集各人的工作各匯報,以監督事工進度,透過協同效應的合作分工,優化自己的表現,保持自己在清醒及最佳的狀態。

10.  處境計劃(Scenario Planning)兩手準備。
處境計劃(Scenario  Planning)是為你的工作做準備之際同時想同事所想、想顧客所想、想老闆所想。在工作進行中分析同事給予的建議,要懂得如何拒絕或接受。如同下棋,走每一步時要為別人想多想四步,每一步都能牽一髮而動全身,有了這種互為思考,結果必然事半功倍。另外,嘗試以果為因地思考,以最壞的打算是最好的準備,當你能夠考慮周全,顧及所有出錯或問題時,心理早有準備,就不至於方寸大亂,能氣定神閒地跟進及補救。

同步進行。是一石二鳥地同時進行兩樣或以上的工作,如發放重要的資訊發放給委任的負責人,同時亦知會其他團隊協作的人士,讓他們能盡快將資訊轉換成為有用的組件,再將之「接龍」變成有系統地工作的結果,避免彼此有所誤解而做多了或做小了,以節省時間。另外,在生活細節中利用吃飯時看電視、邊看電視邊褶衫或燙衣等等的時間運用,亦可收同步之效。

11.  「放棄」的學問。
勤勞的人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,想不通的事還是要想。面對問題時,千萬不要強迫自己想出辦法來,這樣,只會「鑽牛角尖」,就算想到了,都可能是沒效用的解決辦法,完全浪費時間和精神。精明的人會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,想不通就不再想。嘗試把問題放在一邊,過了一會可能突然間你的腦海會浮現出解決方法。若果該工作自己真的不能勝任,那麼就乾脆說出來,請他另找高明,不要勉為其難行事,令結果弄巧反拙。

12.   學懂拒絕。
當有大量工作在面前時,要明白並不是所有工作都能由自己做完。每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時,為何你的二十四小時要做得比別人更加多工作呢?一些不屬於自己的工作,便要學懂拒絕或放棄。又或者突如其來有好幾份優差的兼職,同時給予你機會,但是每天只得二十四小時,要保持家庭與工作及休息與工作的平衡,便要學懂抉擇和有禮貌地拒絕一些不屬於你,或你不應去做的工作。

人生中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如:性別、父母人選、天氣、出生地點、過去的錯誤、意外、世界局勢、人口政策、破產人數等。但我們可以控制的事情如:學習新知識、訂立目標、生活習慣、拋棄陋習、妥善計劃、分配時間、權宜輕重、個人發展、陪家人……


Copyright © 2011 所有文章,均屬作者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