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

語言文字的不二法門-聽、講、讀、寫

作者:Queenie Yeung (楊沛群)
 
人類的心靈錯綜複雜及不同面向,當人們欲將心底的內容展現出來的時侯,就會運用最直接快捷的傳遞工具─語言,再其次的就是文字了,然而在現今的圖象感官文化,功利和資訊膨湃的年代裏,新一代的學生語言文字水平,一代不如一代卻是不爭的事實,而大學中學化,中學小學化的年輕現象,警醒了我們對語言文字智能(Linguistic Intelligence)訓練推動的注意,在其他非正規教育的渠道裏,其實透過生活化的講、聽、讀、寫也可以訓練青少年的語言文字智慧。

聽、講、讀、寫的關係非常密切且互為相關,“講”最為直接,尤其是即時反映的溝通對話最講技巧,“寫”則可以深思熟慮整理修剪好才舖陳出來,而“閱讀”乃是語言文字背後的資料庫,“講”與“聽”則是資料文字組織背後的前線技術演譯員,因此講、聽、讀、寫互為共生共存。

聽─較為被動,聆聽者在耐心聆聽過程中認知他人的內心世界,分享別人的喜、怒、哀、樂,擷取他人的睿智,啟發思想,激勵感情,培養分析力,改善自己的說話技巧。

講─較為主動,它蘊含多種傳達功能如:報導描述,解釋論辯,表情抒願、褒貶賞罰、祈求律令      、導引用法等等;在表達一念之際裏揉合了內心世界的建構,如邏輯、文字、次序、分析、寫作、記憶、分類、計算等等思考綜合佈局,並於霎那間演譯出來;在表演過程中配合聲調的抑揚頓挫,咬字的吐納和眼神感情的流露技巧等,因此透過說話能與人建立人際關係,也能樹立自己獨特形象。

讀與寫關係密切,杜甫名句“讀破萬卷書,下筆有如神”,句語帶出讀與寫的神緒,若要下筆如有神助的話,就必須靠自己平日的知識儲備,若從大腦“輸入”和“輸出”的角度看,閱讀是最有效的方法,沒有輸入的磨練,又可來有輸出的本錢呢?一分耕耘一分收穫,閱讀愈多邏輯力愈強,也就強化(reinforce)了語言的表達信心。

若要培育青少年對語言文字的興趣,可以生活化地運用聽、講、讀、寫方法吸引他們,如
1)  建立口語與文字的關係:講故事、背書、寫標語、壁報宣傳佈置,小記者探訪錄音、辯論會、分享會、話劇編排及對談會等。
2)  多利用文字媒介:寫便條、心意咭、文字遊戲、徵文比賽、問答賽、電腦資訊運用等。
3)  培養愛看書的習慣:閱讀比賽、把書本作禮物、參觀圖書展及圖書館等。

聽講讀寫四種溝通能力及概括了語文教學的全部
說的訓練最考功夫:說話是認知過程中的重要一環,如學生在小組討論時想告訴別人自己的看法,就要組織腦袋的知識,同時也會創造新的意念。小組交流是一個輸入、對比、批判、組織、創造的過程,但學生不會因為交流而發展各種能力,而是透過觀察模仿的階段,才可內化成為終生的能力。

老師的責任就是做這個棚的骨架,讓學生一步步攀爬上去。閱讀就是這個骨架,老師要言之有物,有華采、有情義,一定多讀好書。學生就能效法。寫筆記、撮要、重組文章大綱、批評,都是「說」之前的準備;說之後又可以寫,鞏固說的過程之創新和發現。

Copyright © 2011 所有文章,均屬作者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

多元智能全面人生

多元智能全面人生

作者:Queenie Yeung (楊沛群)

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迦納教授(Professor Howard Gardner)所提出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,它涵蓋傳統的智商(IQ),如語言能力Linguistic Intelligence、數學邏輯智能Logical-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和視覺空間智能Visual-Spatial Intelligence;情緒智能(EQ);如人際溝通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及個人內省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及創意智能(CQ):如音樂旋律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和身體運動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)。多元智能理論提出:

l  智慧不單是一個智能商數(Intellectual Quotient)這麼簡單
l  智慧的重新定義為:解決生活問題能力;創造力及服務能力
l  人的腦部機能連繫著不同類型的智慧和天份,而每種不同的智能都是同樣重要和有價值的;
l  各種智能之間的不同組合,造成個別智能和潛能上的差異和獨特之處;
l  智能除了受先天的因素影響外;亦受成長中所接觸的啟蒙者如:父母、老師、長者及朋友等,有著莫大的影響;
l  每種智能都是可以培養、學習和加強的,更可利用較強的智能加強和發展較弱的智能
迦納教授的肯定使很多無法在傳統智能上冒出頭來的「成績未如人的學生」及「力有不逮學生」帶來了希望和生機。

多元智能的內容和活動應用方法
每個人在這七種智能上天賦各異,以下嘗試用表說明這七個智能的內容和活動應用方法。

智能
內容
指導元素
活動應用方法
1.
  語言
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和運用的能力
語言
溝通技巧訓練、討論、講座、講故事、演講、辯論、朗讀、寫文章、出版刊物、錄音、文字遊戲等等
2.
數學邏輯
數字運算,邏輯推理和抽象思考的能力
批判思考
心算、智力難題,數字遊戲,猜謎,邏輯列序、對比、分類遊戲,科學實驗,問答比賽等等;
3.
 視覺空間
利用圖像來表達思想的能力,以及判定距離和方向的能力
統合藝術
錄影,攝影,繪圖,劃畫,立體畫,幻燈,投射,望遠或顯微觀察,填色,拼貼畫,迷宮,砌積木,心靈藍圖。
4.
音樂旋律
對節奏和旋律的感受、欣賞,創作和表達的能力
超記憶音樂(Suggestopedia )例如巴洛克的音樂(Boroque
唱歌,錄音,節奏聲音,樂器彈奏,配合巴洛克音樂學習,饒舌歌,唸詩等等
5.
 身體運動
支配肢體動作和操作物體的能力
動手學習操作(Hands-on thinking
舞蹈,體育,手工藝,戲劇,觸覺活動,放鬆練習,表演,競技比賽,烹飪,園藝,手語,模仿動作,默劇等等
6.
 人際關係
察言觀色,善解人意,與人保持良好的溝通,並能作出恰當反應的能力
合作學習
朋輩輔導,小組合作活動,學徒訓練,模擬角色,交流,同伴教學,社交技巧訓練,團體學習等等
7.
 個人內省
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,明白自己的強項和弱項,並且對自己的行為能夠自律和自省的能力
個別指導
自我檢查表,體驗學習,制定目標計劃,一分鐘內省,知心對話,自我控制訓練等等

(註一)

多元智能的要點
1. 每個人都具備七項智能 :多元智能論不是一種用來決定你擁有哪項智慧的“類別理論”(Type Theory),而是一種認知功能的理論,並提出每個人都擁有七項智能人賦各異,如一個人可能不識字,但語言智慧很高和表達能力非常強。迦納(Gardner)讓人們更了解智能的本質,且平衡了我們對兒童的及青少年的限制(Limitation)及期待(Ambition, 容讓對人調校合理的要求和作出因才施教的引導。

2.大多數人的智慧可以發展到充分勝任的水準,迦納教授(Gardner)認為如果給予適當的鼓勵、充實的指導,每個人都有能力促使這七項智慧發展到一個適當的水準,例如將一個音樂天賦一般的人放在合適的環境裏栽培或熏陶,假以時日自也可以演奏出程度相當的樂器。

多元智能是一個重視發展、培養多於重視天資的模式,迦納(Gardner)視智慧的啟發(Crystallizing Experiences與關閉(Paralyzing experiences)(註二)在於某一個關鍵的“轉捩點”,這就正正如我們社工常常強調的危機和潛能發掘不謀而合,這些機會將在一生中的任何時刻發生。如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四歲時父親給他看了一個指南針,後來他說這個指南針滿足了他探索宇宙奧秘的契機。因此家庭因素、地理因素、歷史文化因素、境遇因素及接近資源或良師機會都有利一個人的智能潛在的開啟。

3.智能通常以複雜的方式統合運作而不是獨立存在的:若以煮為例,一個人必須看食譜(語言文字),可能只需要使用食譜份量的一半(邏輯數學),做出適合所有人口味的菜(人際),同時也適合自己的口味(內省)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多元智能俯拾皆是地相互交織而不自知,因此教育者也可就地取材引此作喻。
   
多元智能論提供了一個作自我反省及尋找自身能力傾向的定位,然而在重學科成就取向而輕藝術陶冶的文化世界裏,青少年的智能很多時給埋沒或未被發掘;在現今高速發展的資訊社會,要求的是軟件的食腦人,又有誰知道學科與創意藝術的相容兼備,是發掘大腦潛能和訓練全腦的相輔相承的途徑呢?以下將學科與藝術作一比較:

(註三)
       學科
藝術
數字公式
邏輯推理
抽象概括
規則定律
標準客觀
共同性
靠言傳
圖文韻(律)動作
直覺感受
具體表達
特殊意象
主觀多變
獨創性
靠意會


因此,青少年人宜在學科訓練上發展邏輯式的垂直思考(Vertical thinking)或聚歛式的(Convergent)分析能力;同時並行發展藝術上具創意的擴散(Divergent)式思維或驟斂(Covergent)式思維,有助青少年進入一個多元化的社會。

IQCQ似乎是缺一不可,但從另一角度而言,EQ同樣重要,一個EQ指數高的人他的事業自然好;反之,就算一個IQ爆棚的人,但其EQ平凡,他的事業就有限了,近期教育工作者大談EQ,發覺培養青少年了解和控制自身情緒的能力,是讓下一代過得更好的關鍵,也是重整社會道德,提高經濟競爭的實力,不論是在學階段抑或在社會上已獨當一面的事業人,一個人的自我醒覺(Knowing One’s Emotions);妥善管理情緒(Managing Emotions);自我激勵(Motivating Oneself)如:自制力(self Control)、克制衝動(Stifling implusiveness)、延遲滿足(Delaying gratification);認知他人的情緒(Recognizing Emotions in others)如:同理心(Empathy);人際關係管理(Handling relationship)等(註四)。

以上各項的重要性絕不遜色於科學知識技能,事實上許多智商高的人成就一般,還剌痛四周身邊的人,反之智商平庸的人表現不凡和人生如沐春風。

有見及此,“多元智能”MQMultiple Intelligence)實應均衡發展,人生歷程變化多端且涉及多種智能的運用,要運用得宜實有賴兒童及青少年期的全人發展和綜合訓練,在多元智能的彼此相互交織下既有情有理(IQEQ)也科藝相全(IQEQ)及多元化地快樂成長。

(註一)1.1 遠流出版公司,“經營多元智慧”
    1.2 親子時代12.1997第七期P. 42
(註二)1.1 同上P 30
(註三)資料來源自香港藝術中心
(註四)Daniel Goleman – “ Emotional Intelligence ” why it can
        matter more than IQ , 1996

Copyright © 2011 所有文章,均屬作者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